胃黏膜出血

作者:xiao  时间:2018-08-17 19:45:35  来源: 大众养生网

胃黏膜出血这种症状在消化系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当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有的时候大量的喝酒后,也会出现这种症状,用某种药物的时候,也容易引起胃黏膜出血。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胃黏膜出血的有关情况。

胃黏膜出血

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以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粘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生于应激状态,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者可称为应激性溃疡。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20-30%。

病因

一、药物:多种药物,常见的有非甾醇类抗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阿斯匹林在酸性环境中呈非离子型及相对脂溶性,能破坏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削弱粘膜屏障引起氢离子逆渗至粘膜内,引起炎症渗出、水肿、糜烂、出血或浅溃疡。其他药物如洋地黄、抗菌素、钾盐、咖啡因等亦可引起本病。

二、酒精中毒:也是本病常见的原因。大量酗酒后引起急性胃粘膜糜烂、出血。

胃黏膜出血

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突出的症状,可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其特点是:①有服用有关药物、酗酒或可导致应激状态的疾病史。②起病骤然,突然呕血、黑粪。可出现在应激性病变之后数小时或数日。③出血量多,可呈间歇性、反复多次,常导致出血性休克。起病时也可伴上腹部不适,烧灼感、疼痛、恶心、呕吐及反酸等症状。

检查

X线钡餐检查常阴性。

急性纤维内镜检查(24-48小时内进行),可见胃粘膜局限性或广泛性点片状出血,呈簇状分布,多发性糜烂、浅溃疡。好发于胃体底部,单纯累及胃窦者少见,病变常在48小时以后很快消失,不留疤痕。

胃黏膜出血

治疗

一、一般治疗: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引起应激状态的原发病,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

二、补充血容量:5%葡萄糖盐水静脉输入,必要时输血。

三、止血:口服止血药如白药、三七粉或经胃管吸出酸性胃液,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冷盐水中。每2-4小时一次。亦可在胃镜下止血,喷酒止血药(如孟氏溶液、白药等)或电凝止血、激光止血、微波止血。

四、抑制胃酸分泌:甲氰咪胍200mg,每日4次或每日800-1200mg分次静脉滴注,呋喃硝胺150mg,每日2次或静脉滴注。近来有用硫糖铝或前列腺素E2,亦获得良好效果。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