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抗过敏药物有哪些

作者:xiaoxiao2018  时间:2019-01-10 08:51:23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一、抗组胺类药物

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合第一类过敏反应。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赛庚啶等都是常用的抗组织胺药。这种药物的抗组织胺作用差别不大,用药后会出现困倦、嗜睡等反应,全身乏力,精神不集中,尤其不适合司机、机械操作或从事有危险工作的人。大部分还具有抗胆碱作用,用药后分泌物会减少、变稠,出现口干、咽干。

二、过敏反应性阻滞剂

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这些药物主要是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辛)等。由于大多数介质阻滞剂的化学性质稳定,毒性极低,及时用较大剂量也不会发生中毒反应,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这类药物起效比较慢,一般要在连续使用1-2周后才能起效,不像一般的平喘药物和抗组胺药物,所以一定要耐心、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用。在用药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出现嗜睡、口干、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在药物治疗期间停止服药即可恢复。有的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就自行消失了,不影响继续用药。对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白三烯拮抗剂

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都是白三烯拮抗剂顺尔宁的作用。头痛和胃肠不适是主要的副作用,与皮质激素同时应用有协同作用,可减少吸入皮质激素的用量,与抗阻胺药同时使用,有加强作用。既有抗组织胺作用,又有白三烯拮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慢性荨麻疹。

四、皮层激素药物

皮层激素类药物是一种抗过敏反应的抗炎药物,用于慢性皮肤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特别是有鼻塞的人)、中度及慢性哮喘,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的作用,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硫马呤等。但是激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种药物长期在全身使用,可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目前大多逐渐被局部用药所代替。局部性的常用药物有经口吸入剂、鼻吸剂、点眼剂及皮肤药物。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穴位大全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