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下腹 > 绝经期尿失禁

绝经期尿失禁简介

相关问答

  绝经期妇女尿失禁是老年的较普遍问题,是折磨老年妇女最普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花费最高的问题之一。妇女从围绝经期至绝经期,逐渐步入老年期,其全身各器官都在发生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也逐渐显著。雌激素缺乏,使耻骨肌、筋膜、韧带等松弛,支持组织的功能下降,不能维持正常的尿道位置和膀胱张力,当咳嗽、屏气、便秘等增加压力。而压力性尿失禁(SUI)提出的定义为: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

 

【详情】

01绝经期尿失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老年女性膀胱和尿道的特点是膀胱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老年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增多,并出现了不能克制的收缩,Alroms及Torrens曾对50岁前后女性进行了排尿试验,75ml/s,>50岁者,排尿速度>18ml/s,每秒排尿少于15ml,即有尿道梗阻存在。Parviren对59名老年妇女进行了排尿膀胱造影研究,发现有很多病人有小梁憩室和漏斗样膨出,并与泌尿系统感染无关。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尿道黏膜上皮变薄,膀胱颈周围致密弹力纤维组织及围绕尿道和膀胱颈的腺体和导管变薄。有研究证实女性膀胱三角区、膀胱黏膜、尿道黏膜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核上存在雌激素受体,而且尿道内受体浓度明显高于膀胱内受体浓度,因此绝经后妇女易患尿失禁。研究发现给予绝经后妇女实施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减少其夜尿的发生,从而间接证实了雌激素缺乏能降低膀胱的稳定性。动物研究表明激素撤退可影响膀胱和尿道中受体的密度和对激素的敏感性,而恢复其正常的雌激素水平又能逆转这些影响,能增加受体的数量及其对毒蕈碱和肾上腺素的反应。而且雌激素水平的减少会促发平滑肌对神经刺激应答性的下降。

  2、在组织学水平,解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老年妇女的泌尿道平滑肌和横纹肌有明显退行性改变,在一般没有明显泌尿生殖系统病变的老年妇女也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变化,这就是老年妇女易患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的原因。

  3、老年妇女膀胱肌纤维化是最早被确认为引起排尿困难的原因之一。老年妇女膀胱中胶原纤维和弹力蛋白均有所增加,Levy和Wight重点研究了占膀胱壁厚度25%的黏膜下层,将膀胱活检组织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均进行了研究,发现泌尿功能障碍,多半是由于胶原的分离和排列紊乱,尿急患者几乎很少发现胶原组织。Elbadawi对膀胱组织进行检查,结合尿液动力学研究,所获得的超微结构证实了其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符,肌肉细胞和轴突的变性,导致收缩力的下降,泌尿机能失常的特征是功能障碍模式有关的膀胱逼尿肌功能不稳定性及超微肌肉结构的改变。

  4、近年来,老年性膀胱横纹括约肌所发生的变化,加速了细胞凋亡和细胞程序化死亡,这些与肌肉细胞的减少有关,这是诱发老年女性尿失禁的可能原因。

  5、女性维持排尿不仅依靠尿道肌肉组织,也依靠盆底的支持,女性尿道相关的盆底肌肉大体与男性相同,尿生殖膈较男性薄弱很多,除有尿道穿过外,阴道亦经尿生殖膈穿过。尿生殖膈下面的游离缘有会阴浅横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中心腱。坐骨海绵体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阴蒂。球海绵体肌起于中心腱,肌肉于阴道两侧分开,经过阴道口和尿道,止于阴蒂。耻骨尾骨肌起于尿道与阴道侧壁,这些肌肉对盆底有支持作用,也起着悬吊尿道的作用。这些肌肉的损害,可使尿道长度缩短,尿道阻力降低,这也是引起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之一。

  6、压力性尿失禁病因:

  (1)妊娠与阴道分娩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肉过度压迫,使用胎头吸引器和臀位牵引等阴道手术分娩,产后腹压增高等均可造成盆底组织松弛。Van的一组病例对照研究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张力性尿失禁与第一胎的第二产程延长无关,而与产钳助娩明显相关(Van,2001)。Persson发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初产年龄、产次、胎儿出生体重和会阴麻醉明显相关。

  (2)尿道、阴道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宫颈癌根治术、尿道憩室切除术等均可破坏尿道膀胱正常解剖支持。

  (3)功能障碍先天性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支持不足或神经支配不健全,为青年女性及未产妇的发病原因。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减退,而使尿道及膀胱三角区黏膜下静脉变细,血液供应减少和黏膜上皮退化,尿道和膀胱的浅层上皮组织张力减退,尿道及周围盆底肌肉萎缩,因而尿失禁。Salinas还发现虽绝经状态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相关,但发生风险并未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在52岁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消失。绝经前发病往往由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致尿道膀胱颈部肌肉及筋膜萎缩而尿失禁。

  (4)盆腔肿物当盆腔内有巨大肿物,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时致腹压增加,膀胱尿道交接处位置降低而尿失禁。

  (5)体重许多文献报道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患者的体重指数(BWI)的增高有关。

  (6)周期性压力性尿失禁在月经后半期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更明显,可能与黄体酮使尿道松弛有关。

  二、发病机制

  1、一般发病机制

  (1)女性骨盆特点:女性骨盆出口前部宽大,盆底肌肉较为平坦,不像男性那样倾斜,因此对前盆腔的脏器及托力较男性薄弱,而尿道外括约肌也不像男性那样有力,当这些支持组织受到损伤,削弱了膀胱底部即可下垂,使尿道上段下降到腹腔外,因此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老年女性。

  (2)尿道阻力降低:尿道能阻止尿液外流,与尿道长度和张力有关,如尿道短于3cm,则不能阻止尿液外流,尿道壁张力越高,尿道阻力越大,尿道长度与尿道壁张力成正比,与尿道内腔直径成反比,用Laplace定律可以表达P=T/r(P-尿道壁张力,T-尿道长度,r-尿道内径)。

  (3)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提肛肌、尿道外括约肌和盆底肌肉的收缩,尿道伸长,内腔变细,张力显著增加,使膀胱内积的尿液不致因压力增高而流出,因为尿道有一定长度和张力,尿液在腹压影响下最多达到尿道近端1/3处,以后又返回膀胱。尿失禁者由于括约肌系统功能障碍,上述肌肉受到损伤或平滑肌张力减退,肌肉收缩力不足以使尿道伸长,当腹压增强时,尿道阻力不足,即尿道压力小于膀胱压力,结果尿液不像正常一样进入尿道后又再能返回膀胱,因而不随意地流出。

  (3)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正常情况下,储尿期膀胱尿道连接部在耻骨联合中1/3以上,膀胱尿道后角为90°~100°,尿道前倾角为30°~45°,体位改变和腹压增加时上述位置和角度变化不大,使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成为腹内器官,在腹压增加使膀胱压增加的同时,这部分尿道也受到同等的压力作用,即所谓压力传递效应。并使膀胱颈与尿道呈平台状,而不是漏斗形,女性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在尿液控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松弛下垂的盆底及尿生殖膈不利于尿道外括约肌作用的发挥,在压力性尿失禁时,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尿道倾斜角增大。先天性盆底薄弱、多产、雌激素不足、子宫切除、盆腔手术及外伤等均可使尿道周围支托组织薄弱,并为脂肪及其他结缔组织所取代,其结果为:

  ①膀胱颈和尿道下移,近端尿道缩短。

  ②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松弛。

  ③腹压增加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关闭力不足,并因突然升高的膀胱压使膀胱和近端尿道开放。

  ④尿道外括约肌关闭能力下降,若膀胱压力足以克服关闭力不足的外括约肌段尿道的压力,则将产生压力性尿失禁。

  (4)尿道黏膜萎缩:柔软、多皱的尿道黏膜可封闭括约肌收缩后遗留的尿道腔隙,防止发生尿失禁。尿道黏膜垫在女性尿液控制中有较重要的作用。女性在45岁前,尿道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和血管较丰富,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上述组织萎缩,尿道黏膜垫封闭作用下降,易发生尿失禁。

  2、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压力性尿失禁在分类上分为膀胱颈高运动型和尿道内括约肌障碍型。前者约占90%以上,后者不到10%。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没有一种假说被广泛接受,但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1)尿道阻力降低:保持有效地控尿机制需要两个因素完整的尿道内部结构和足够的解剖支持。尿道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决定于尿道黏膜对合和尿道闭合压二者所产生的阻力。尿道黏膜对合是由黏膜皱襞、分泌物表面张力和黏膜下静脉丛形成的,对合密闭可阻止漏尿。尿道闭合压来自黏膜下血管和肌肉的张力。尿道闭合压增高,阻力大,可控制排尿。盆底组织的松弛损伤而致尿道阻力减低。有研究发现是神经肌肉的传导障碍在腹压增高是不能反射性地引起尿道内压的升高。这类压力性尿失禁为尿道内括约肌障碍型。

  (2)尿道膀胱的压力关系:控尿机制良好者其近侧尿道压力等于或高于膀胱内压力,在腹压增加时,由于腹压平均传递到膀胱及2/3近侧尿道(位于腹腔内),使尿道压力仍保持与膀胱内压相等或较高,因此不发生尿失禁。相反,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由于盆底松弛而致2/3近侧尿道移位于腹腔之外,在静止时尿道压力减低(仍高于膀胱内压),但腹内压增加时,压力只能传向膀胱而不能传递给尿道,使尿道阻力不足以对抗膀胱的压力,遂引起尿液外溢。解释了膀胱颈高运动性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机制。

  (3)尿道膀胱的解剖关系:正常尿道与膀胱底部的后角应为90°~100°,上尿道轴与站立位垂直线,所成的尿道倾斜角约30°。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由于盆底组织松弛,膀胱底部向下向后移位,逐渐使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尿道缩短。这种改变,宛如排尿动作的初期阶段,一旦腹内压增加,即可以诱发不自主排尿。除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外,尿道轴也发生旋转,使其从正常的30°增加至大于90°,见图1。这也从某一侧面解释了膀胱颈高运动性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机制。

  (4)Petros从正常尿道和膀胱颈关闭机制假说上阐述了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机制:尿道的关闭是由耻尾肌的前部分收缩形成所谓“吊床”所致。“吊床”的形成是以耻骨尿道韧带后的部分阴道为传递媒介。膀胱颈的关闭,称之为“扣结”,是以耻骨尿道后的部分阴道为媒介,由“提举支托结构”的共同收缩完成的。“提举支托结构”是指直肠的横向肌和肛门周围的纵向肌。阴道后穹隆肌电图的测定证实了这个假说。在无尿失禁的妇女“提举支托结构”收缩使阴道达到X点,耻骨肌收缩向前拉阴道形成“吊床”而关闭尿道腔隙。如出现阴道壁松弛,耻骨肌收缩超过固定的距离不能达到转换点Ⅺ则尿道不能关闭而产生尿失禁。

02绝经期尿失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由于患者已经绝经,故内分泌通常是紊乱的,可以导致绝经期综合症的表现,如头痛、恶心、烦躁、失眠等症状。由于前庭大腺的分泌减少,性生活可表现出外阴干燥、疼痛。泌尿系及外阴皮肤亦可并发感染性疾病,尿痛和血尿很少见。压力性尿失禁多合并膀胱膨出。

03绝经期尿失禁有哪些典型症状

  腹压增加下的不自主遗尿是最典型症状,而尿急,尿频,急迫尿失禁和排尿后胀满感亦是常见症状,多年来为使诊断分类标准化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形成了多种关于尿失禁的临床分类系统,根据尿失禁发生机制临床分类为:

  一、与膀胱相关尿失禁

  包括膀胱容量减少,不稳定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排尿不全和上述的不同组合。

  二、与尿道括约肌相关的尿失禁

  由于尿道内括约肌和(或)尿道外括约肌不能正常发挥所致,可因括约肌收缩受损,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冰冻尿道和上述异常的不同组合引起。

  三、与膀胱,尿道均相关的尿失禁

  是前述膀胱,尿道病变的不同组合,根据国际尿检协会会议制定的标准化名词定义,尿失禁分类:

  1、压力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SUI):在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负重等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的漏尿,常不伴尿意,但其后数秒,甚至10~20s不自主喷出10~20ml尿液,在尿湿衣物后方意识到尿失禁,女性患者多起病慢,并常见有生产史,盆腔及妇科手术史,随着年龄增加,尿失禁程度加重,它的产生是由于尿道蠕动过强,盆底脱垂,内括约肌缺陷或尿道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尿道黏膜萎缩等解剖异常所致,8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合并有膀胱膨出,但膀胱膨出的患者约半数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

  2、紧迫性尿失禁:先有强烈尿意即尿急不能控制排尿,后有尿失禁,可分为感觉及运动性尿失禁,前者是由于脊髓上中枢抑制功能减退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引起,后者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少及感觉过敏所致。

  3、冲动型尿失禁:通常称作“过激膀胱”或功能型尿失禁,与突发排尿欲望联系着的自发性尿液漏出,是由于不可抑制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包括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性及逼尿肌反射亢进,前者指神经支配失调,炎症,肿瘤形成,膀胱和尿道正常解剖关系丧失,尿道阻塞或尿失禁手术等,后者指神经支配调节功能缺陷引起的功能障碍,老年女性常表现为功能性尿失禁及膀胱收缩力下降,因此除尿失禁外,同时合并排尿功能不完全导致的排尿过程延长及残余尿增加。

  4、溢出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或假性尿失禁,当膀胱超容量时自发性尿液溢出的发生,这种情况在绝经后妇女并不常见,通常由于下尿路梗阻或逼尿肌无力麻痹引起尿潴留至膀胱充盈过度,神经性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无损害,可见于骶反射弧病变如先天性畸形(隐性脊柱裂);损伤性病变(骶神经或盆神经损伤);肿瘤与炎性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老年尿失禁是原因未明的膀胱胀感或膀胱收缩所致的“主动性”尿失禁,可能是脑部抑制功能减弱的结果。

  5、完全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缺损性真性尿失禁):常由于先天性尿道括约肌发育不全或缺失,如尿道上裂,膀胱外翻,外伤,产伤,医源性尿道括约肌损伤,严重的括约肌功能缺陷偶尔也会表现为完全性尿失禁。

  6、反射性尿失禁(神经性尿失禁也称主动性真性尿失禁):因神经病变引起的逼尿肌反射亢进为主的尿失禁,除有不同程度逼尿肌反射亢进,同时有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漏尿压测定压力均>40cmH2O柱,膀胱容量相对较小。

 

04绝经期尿失禁应该如何预防

  1、绝经后妇女尿失禁发生率很高有资料表明,在老年口中发生尿失禁高达55%,约40%以上的绝经期妇女有尿失禁的现象,约50%的妇女偶有尿失禁,10%的妇女常有尿失禁,尿失禁的发生率随产次的增多和年龄增长而上升有20%的75岁以上的妇女每天有尿失禁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瑞典的一项关于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6%的人群因尿失禁而去就诊而压力性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Samulsson200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示绝经后妇女的发生率为17.1%

  2、预后:尿失禁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家庭、社会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可以医治好的疾病手术被认为是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治疗方法对经严格选择的病人进行成功的手术可达80%~90%的纠正率若在用药后有所改善的病人或标准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进行手术的改良,会达到更高的成功率

 

05绝经期尿失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可用一种简单的棉签法测定尿道膀胱后角大小及尿道下垂程度:

  一、方法

  1、尿道无解剖缺陷:棉签维持与水平呈-5°~+10°原水平位。

  2、如尿道膀胱后角已消失,但后尿道尚未向下移位,则棉签游离端仍可维持原来水平或稍向上移位,但不超过10°。

  3、如尿道支持组织已有严重削弱,后尿道下垂显著,表示尿道已远离耻骨联合,则棉签游离将明显上升,可与水平线形成45°以上角度。

  二、尿道压的测定

  尿道压力图常可证明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在静息状态的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尿道压力图可以明确是否为内括约肌障碍型压力性尿失禁。

  三、尿动力学检测

  1、尿流量测定:是一种无创,易行和价廉的检查方法,患者在最大膀胱容量下在尿流量测定仪上排尿,了解最大排尿流速,平均排尿速度,排尿时间和排尿量,最大排尿速度

  2、该检测的临床意义有:

  (1)如膀胱容量800ml,禁做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2)排尿流速减低,排尿长,意味着术后有尿潴留的可能。

  (3)膀胱内压测定:患者在尿流量测定后,先行残余尿测定,无菌条件下从尿道口插入膀胱内插管至膀胱颈水平,用来测定膀胱内压力,同时从肛门插入一直肠导管,用来测定腹腔内压力,从膀胱内插管以10~100ml/s流速注入室温的生理盐水,记录第一次尿感的膀胱体积;同时嘱患者咳嗽和让患者听水声,观察有无漏尿情况;最大尿感时,记录此时的膀胱体积,并观察咳嗽和听水声时的漏尿情况。

  (4)膀胱内压侧定的正常结果:残余尿400ml;膀胱内收缩压随注水而上升,注水停止压力不在回至基线;无逼尿肌布局稳定收缩,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为无逼尿肌部稳定收缩,腹压增高时有漏尿。

  四、膀胱尿道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膀胱,尿道,憩室,尿瘘口,肿瘤,结石,炎症,测定残余尿,观察尿道口位置及变异,膀胱颈形态,了解尿道长度,张力和排除膀胱黏膜的病变。

06绝经期尿失禁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绝经期尿失禁食疗

  1、山药甲鱼汤:山药15克,枸杞10克,甲鱼一只,生姜、盐、黄酒适量。甲鱼宰杀清洗干净后与山药、枸杞一同炖煮,熟后加入生姜、盐、黄酒调味即可。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健脾。适用于阴虚体弱的尿失禁患者。

  2、羊肉粳米粥: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盐、味精、胡椒适量。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豌豆、粳米及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熟烂,放入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功效:补中益气,预防及治疗中气虚弱的尿失禁。

  3、黄芪乌鸡汤:黄芪50克,乌鸡一只,小葱、姜、酒、盐适量。上述原料煮熟后加小葱、盐调味即可。功效:补脾益肾,适合久病、年老体虚的尿失禁患者。加粳米即为黄芪乌鸡粥,功效相同。实验研究证明,黄芪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绝经期妇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尿失禁。

  4、黄芪蜂蜜饮:黄芪30克,蜂蜜10克。黄芪用开水冲泡放凉后兑入蜂蜜即可。功效:防治年老体弱、充盈性尿失禁及老年妇女尿失禁。

  二、老年性尿失禁食疗

  1、荔枝肉炖猪脬:荔枝肉30g,糯米30g,猪脬(猪膀胱)1只。先将猪脬清洗干净去尿臊味,切成丝;将荔枝肉择洗干净,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猪脬丝及料酒,改用小火煨炖至猪脬熟烂、糯米酥烂、汤汁黏稠即成。每晚温热服食之。对肺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禁及夜间多尿者尤为适宜。

  2、黄芪桑螵蛸粥:黄芪30g,桑螵蛸15g,糯米100g。先将黄芪、桑螵蛸分别择洗干净,黄芪切成片,桑螵蛸切碎,同放入纱布袋中,扎口,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继续用小火煨煮至糯米酥烂即成。早晚2次分服。对肺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禁适宜。

  3、党参核桃汤:取党参20克,核桃肉15克,加水适量煲汤,一日服完。此方具有益气固肾之功效,对老年因肾虚引起的尿失禁有显著疗效。

  4、人参山药炖羊肉:白参10g,山药30g,羊肉200g。先将白参、山药分别洗净后晒干或烘干切成饮片备用;将羊肉洗净,用快刀切成薄片,放入沙锅,大火煮沸,加葱花、姜末,烹入料酒,并加白参、山药片,改用小火煨炖至羊肉熟烂,加少许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匀,淋入麻油即成。佐餐当菜,随餐服食。对肺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禁及夜间多尿者适宜。

  5、党参苏叶汤:取党参20克,苏叶10克,陈皮7克,加适量水,煎煮后取汁,放少许白糖代茶饮,一日服完。此方具有补肺缩尿、顺气开胸之功效,对肺气虚弱、咳嗽伴有尿失禁的老年患者有较好疗效。

  6、核桃羊腰粥:羊腰(羊肾)2只,核桃仁30g,粳米100g。先将羊腰洗净、剖开后,去臊腺,切成薄片或切成小方丁,与择洗干净的核桃仁、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即成。早餐1次顿服,或早晚2次分服。对肾气不固型老年性尿失禁尤为适宜。

  7、桂元枣仁芡实汤:桂元肉20克,炒枣仁15克,芡实12克,加水适量,煎煮后取汁,一日服完。此方具有养血安神、益肾固精及缩尿的功效。

  8、白果核桃糕:白果肉120g,核桃仁120g,蜂蜜250g。将白果肉、核桃仁分别拣杂后,用温开水洗净,共捣烂成泥糊状,加入蜂蜜,制成蜜糕。每日2次,每次15g,当茶点食用。对肾气不固型老年性尿失禁者适宜。

  9、莲须炖鱼鳔:莲须3g,鱼鳔15g。先将鱼鳔豆油煎炸,再用清水浸发,装入碗中;莲须用沙布袋包裹,放入盛鱼鳔的碗内,加鸡汤或开水适量,隔水炖至鱼鳔烂熟即成。当日吃完。对肾气不固型老年性尿失禁适宜。

  10、益智仁炖猪腰:益智仁20g,猪腰(猪肾)1只。先将猪腰子剖开,去除臊腺,洗净,切片,与择洗干净的益智仁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烹入料酒,加葱花、姜末,改用小火煨炖至猪腰片烂熟,加精盐、味精各少许,再炖片刻即成。吃腰片,饮汤,1次服完。对肾阳虚弱型老年性尿失禁尤为适宜。

  11、补骨脂芡实粉:补骨脂200g,芡实300g。将补骨脂、芡实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共研为细粉,防潮,备用。每日2次,每次10g,以淡盐温开水送服。2个月为1疗程。对肾阳虚弱型老年性尿失禁适宜。

07西医治疗绝经期尿失禁的常规方法

  患有本病的患者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以做提肛运动,此运动方式对增加盆腔各肌肉的韧性以及力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减少尿失禁发生的可能。同时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保持外生殖器的卫生,避免因尿失禁造成感染。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可局部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严重感染者应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抗生素。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