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小儿血液科 > 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简介

相关问答

  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hemolyticanemia)按原因可分四大类:药物诱发的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诱发不稳定血红蛋白的溶血性贫血。药物或其毒性直接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中以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较为多见。

【详情】

01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能诱发免疫性溶血的药物有多种,如青霉素类,磺胺类,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汀,奎宁,奎尼丁,α甲基多巴,左旋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眠宁,氨基比林,安他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丁,头孢曲松,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安乃近,杀虫剂,睇波芬,鬼臼噻酚甙,噻嗪类,卡铂,顺铂等。

  二、发病机制

  1、半抗原型(青霉素型)由于机体产生了能与红细胞结合的抗药物(如青霉素)抗体,从而暴露出药物的半抗原决定簇,这种抗体能与红细胞-药物结合,调理的红细胞在脾内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而破坏,所以多为血管外溶血,以青霉素为例,在使用较低剂量治疗的病人,并不发生溶血,直接Coombs试验也极少阳性,这是因为低亲合性IgG型抗青霉素抗体很常见,只有在血清中浓度极高时(每天2000万U以上)才发生溶血,而且溶血常较轻,偶可出现急重症溶血,停药后,溶血性贫血也很快停止。

  2、免疫复合物型(奎尼丁型)有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原性的复合物,产生的药物抗体(多为IgM)可与药物-血浆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并黏附到红细胞上,通过激活补体而发生溶血,这种免疫复合物可从红细胞膜上分离,再吸附于另一红细胞膜上,故少量药物就可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血管内溶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多为补体型,属于此型的常见药物有奎宁,奎尼丁,非那西汀,磺胺药,氯丙嗪,异烟肼,氯磺丙脲等。

  3、自身抗体型(α甲基多巴型)由药物诱发的抗体能与正常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发生反应,特异地针对Rh阳性的红细胞膜起作用,直接Coomb试验(DAT)一般在用药数月甚至数年才能转为阳性,发生溶血的病人停药后,溶血可停止,自身抗体也可逐渐消失,DAT或间接Coomb试验(IAT)阳性不需要药物的参与,α甲基多巴治疗的病人常同时存在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和抗壁细胞抗体等,发生溶血时,红细胞多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其机制可能为T抑制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使B细胞功能增强,产生不同的自身抗体。

  4、混合型是指溶血的发生由一种以上的机制所引起,如链霉素为半抗原,可与红细胞膜上的M抗原或D抗原牢固结合产生青霉素型溶血,又可产生能结合补体的IgG抗体而引起血管内溶血,又如青霉素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型溶血或奎宁引起青霉素型溶血,在临床上均有报道,另外,有些病人因具有免疫原性的药物-红细胞的形成而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这种药物抗体的特异性不仅来自于药物本身,还来自于红细胞抗原,特别是Rhesus和I/i抗原系统。

02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儿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重症患者可并发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症,肾功能衰竭,DTC;少数可并发粒细胞和血小板减低。

03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典型症状

  青霉素引起的溶血,多在连续应用大量青霉素1周以上发生,溶血多数较轻,重者可表现血红蛋白迅速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头孢噻吩也可引起类似反应,但所需剂量不大,此类病人都有既往服药史,也有部分病人于长期用药过程中发生,一般于停药几天或数周后溶血可随之消失,α甲基多巴引起的溶血多发生在用药3~6个月或以上,溶血较轻,停药1~2周后消退,奎尼丁型溶血发病急剧,贫血严重,多伴有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症,肾功能衰竭多见,少数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少数患儿可有粒细胞或血小板减低,停用有关药物后,血象可在1~2周内恢复正常,以上3型溶血性贫血除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外,抗人球蛋白试验可助鉴别。

04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可以诱发本症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合理剂量,并提高发生本病的警惕性,严密监测,一旦发现立即停药;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免病情加重

05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象: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下降;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2、尿液检查:有血红蛋白尿、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时,表明有肾功能受损。

  3、Coombs试验:直接Coombs试验阳性;间接Coombs试验阳性或相关药物孵育后阳性。

  4、抗人球蛋白试验可助鉴别。

  5、应常规做X线胸片、B超等检查。

06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儿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平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营养丰富,多吃维生素多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07西医治疗小儿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的常规方法

  一、治疗

  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对重症血管外溶血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贫血严重者可输注洗涤红细胞(去除补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应按溶血尿毒症处理,禁用诱发溶血的药物,

  二、预后

  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般较轻,停药后预后良好,极少数因严重溶血引起肾功能衰竭而致预后不好,多见于奎尼丁型。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