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老年病科 > 老年神经梅毒

老年神经梅毒简介

相关问答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几乎消灭。近年来,全身梅毒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因此神经梅毒的重现和增多应有充分准备。

 

【详情】

01老年神经梅毒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老年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梅毒两类。先天性梅毒系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后天梅毒患者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对方。
  老年神经梅毒可分为间质损害与实质损害两类病理改变。间质改变主要为脑膜、脊膜和小动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脑膜、脊膜变厚,小动脉管腔窄甚至闭塞,引起脑软化、脊髓炎和神经炎。实质改变常见脑、脊髓神经细胞变性,数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大脑皮质、脊髓后索及后根萎缩,原发性视神经萎缩颇为常见。

02老年神经梅毒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老年神经梅毒常并发癫痫、视神经萎缩、老年性痴呆、脑梗死等。老年神经性梅毒属于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症,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治疗。

03老年神经梅毒有哪些典型症状

  梅毒病原感染机体数月后即可侵入神经系统,但多数患者常迟至数年~数十年后方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常见的神经梅毒类型有:
  1、麻痹痴呆
  梅毒病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无症状期为3~45年,平均15年,出现症状的年龄范围为30~60岁,35~45岁尤为多见。隐袭发病,常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早期为性格改变,焦虑不安、易激动或抑制退缩,不修边幅,记忆力、计算力、认知力减退日趋严重,时间及空间定向力障碍,欣快和夸大妄想常较突出。随着精神障碍加重的同时,可见阿一罗瞳孔(Argyll-Robertson瞳孔,双侧瞳孔不等大,瞳孔小如针尖、边缘不整齐、对光反应极迟钝或消失及调视反应存在)。细小或粗大的震颤累及面部、唇、舌和肢体肌肉时即导致言语不清、书写困难、行动不便,此外还可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和癫痫发作。如症状继续进展,结局为痴呆状态、痉挛性瘫痪或去皮质状态。
  2、脊髓痨
  病变以脊髓后索和后根为主。下肢深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导致踩棉样感觉,感觉性共济失调、跨阈步态,腱反射引不出、充溢性尿失禁,多数患者有阿一罗瞳孔、肢体闪击性剧烈疼痛,男性患者阳萎常见,部分患者可有夏科(Charcot)关节(肿胀、无痛、关节内积液与活动过度)及内脏危象(以胃危象为多见,表现为阵发性腹剧痛、持续性呕吐,需与急腹症鉴别)。
  3、脑膜血管梅毒
  或以脑膜损害为主,或以脑血管损害为主。以脑膜损害为主者为梅毒性脑膜炎,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呕吐、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颅神经麻痹和癫痫发作等;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出现视乳头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梅毒性动脉炎可致梭状动脉瘤及脑血栓形成。

04老年神经梅毒应该如何预防

  通过大力宣传医学卫生知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使人们认识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性,甚至从某些制度上加以控制,才能对老年神经梅毒的发生从源头上加以防治血清梅毒试验阳性者,应在感染后1~2年内定期随访其脑脊液的变化,即使患者经过初期感染治疗,也应追查以便获得早期防治,以免转成症状性神经梅毒

 

05老年神经梅毒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老年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查常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一般在100×106/L以下;蛋白质增高,为0.5~1.5g/L;IgG及IgM可增高。常用的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诊断试验为:

  1、RL试验约70%阳性。

  2、梅毒螺旋抗体吸附试验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98%为阳性。

06老年神经梅毒病人的饮食宜忌

  老年神经梅毒患者宜清淡为主,保证饮食结构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少食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利于老年人健康的饮食。

07西医治疗老年神经梅毒的常规方法

  老年神经梅毒的治疗首选为青霉素,需大剂量治疗。水剂苄星青霉素每天480万U,10天为1个疗程,间隔2周,再重复1疗程。普鲁卡因青霉素,每天肌注240万U,连续15天,同时服用丙磺舒0.5g/次,4次/d。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螺旋体死亡,可致过敏反应。甚至Herxheimenr反应,可在青霉素治疗前1天开始口服泼尼松5~10mg/次,4次/d,连续3天以预防之。对有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300mg/d,口服,3次/d,连续30天;亦可用红霉素500mg,4次/d,口服,连续30天,在治疗后1,3,6,12,18,24个月以及2年后每年复查血清及脑脊液,如有阳性发现,则应重复治疗。
  对症治疗:对脊髓痨的闪电样疼痛可服卡马西平100~200mg/次,3次/d;有癫痫发作者按类型给予抗癫痫治疗。有精神症状者用强安定剂。
  神经性梅毒感染后数年发病,组织内螺旋体少,但破坏性大,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