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白屑风

白屑风简介

相关问答

  白屑风又名面游风,钮扣风。是一种皮肤油腻瘙痒潮红或起白屑的慢性皮肤病。其皮损形态多种多样,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以及玫瑰糠疹三种类型。其中干性者以潮红脱屑为主;湿性者以红斑、糜烂、流滋、有油腻性脱屑和结痂;玫瑰糠疹型者,有圆形、椭圆形红斑,伴有油腻性脱屑。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皮脂溢出症和脂溢性皮炎。

【详情】

01白屑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白屑风多由风热之邪外袭,郁久则血燥,血虚则生风,风燥热邪蕴阻皮肤,皮肤失去濡养而干燥、脱屑所致;或因肠胃湿热,过食肥肉油腻、辛辣、酒类等,引起肠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蕴积皮肤而糜烂、流滋所致。现代医学多认为与遗传、皮脂代谢改变、微生物寄生、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曾推测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存在于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大量生长繁殖侵犯皮肤所致。

02白屑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白屑风是中医上的疾病,西医上指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其并发的疾病一般有脂溢性脱发、酒糟鼻和痤疮等几种疾病。

  1、脂溢性脱发

  发生于头部的脂溢性皮炎,由于大量的嗜脂性真菌和头螨的寄生和活动,使毛囊呗破坏,最终导致脱发。

  2、酒糟鼻

  面部脂溢性皮炎扩展至鼻部,就会引起真菌和嗜脂性蠕形螨的大量寄生和对皮肤的损害,导致鼻部皮脂腺分泌和皮肤代谢发生异常,从而使鼻子发红、丘疹和肿大,诱发酒糟鼻的产生。

  3、痤疮

  面部及其他部位的脂溢性皮炎导致痤疮丙酸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产生非酯化脂肪酸,刺激毛囊壁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痤疮。

03白屑风有哪些典型症状

  白屑风是以皮肤油腻光亮、瘙痒潮红、白屑叠起、脱去再生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油脂分泌主要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头皮、颈背和颜面的眉弓、鼻唇沟、耳轮前后等处,鼻部毛囊口开大,能挤出白色粉汁,头皮脱屑很多,或有潮红、糜烂、流滋、结黄色痂片。多见于青壮年,或在乳儿期发生。该证主要发于头皮,重者可见头部弥漫、均匀的糠秕样干燥白屑脱落,自觉痒甚,搔抓时脱落更甚,越搔抓越觉奇痒难止。白屑落而又生,日久则可使毛发失泽易断落。

04白屑风应该如何预防

  白屑风又名面游风、钮扣风,是一种皮肤油腻瘙痒潮红或起白屑的慢性皮肤病其皮损形态多种多样,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以及玫瑰糠疹三种类型其中干性者以潮红脱屑为主;湿性者以红斑、糜烂、流滋、有油腻性脱屑和结痂;玫瑰糠疹型者,有圆形、椭圆形红斑,伴有油腻性脱屑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皮脂溢出症和脂溢性皮炎那么如何预防白屑风呢?

  一、预防

  1)有油脂状淡黄色鳞屑者,可用温水硼酸肥皂或护肤香皂洗涤每周2次,但忌用刺激过强的肥皂洗涤

  2)少吃脂肪,浓茶,咖啡,甜品,酒,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保持大便通畅,晨起饮一杯淡盐开水

  3)可常用荷叶、生薏苡仁、山楂适量煮粥食用

  4)避免精神紧张,避免情志刺激,生活规律化

  5)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二、护理

  现代医学对皮脂溢出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特别是青春期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使皮脂腺分泌过多其他如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以及平时油脂、糖类摄入过多或多食酒类、辛辣等刺激性饮食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部位的继发性炎症

05白屑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白屑风患者对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体质低下的患者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故应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若有脓性分泌物的患者,还应进行分泌物培养查找病原体、并行药敏试验检查。

06白屑风病人的饮食宜忌

  白屑风患者应注意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和酒。食用辛辣鱼腥食物过多可使皮肤瘙痒加剧;饮酒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亦可加重皮肤发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脂肪,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而加重症状。患者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病情。

  1、扁豆薏米仁粥

  扁豆100克,薏米仁100克,糯米50克,小麦60克,煲成粥,加糖适量调味用。适用于脾虚湿蕴患者。

  2、山楂饮

  山楂60-120克,荷叶1张,生甘草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服3—4周。适用于肺胃热盛兼有脾虚患者。

  3、大枣汤

  大枣90-120克,生猪油(或生羊油)60克。同加水煮熟,连枣及汤同食。每周2-3次,连服3-5周。适用于血虚风燥患者。

  4、菜根汤

  金针菜或金针菜根50克,用水煮汤饮。适用于脾虚湿热内蕴患者。

07西医治疗白屑风的常规方法

  白屑风的我治疗宜祛风清热润燥,内服可选用祛风换肌丸,或消风散。多以外治为主,可调敷颠倒散洗剂,或选用润肌膏。

  1、血燥型

  证候:皮疹表现为干性,瘙痒明显。舌质红,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主方:祛风换肌丸(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2、湿热型

  证候:皮疹表现为湿性,自觉瘙痒;常伴有胸闷,食欲不振,便结或便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中成药:常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龙胆泻肝颗粒等。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