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头部 > 新生儿头颅血肿

新生儿头颅血肿简介

相关问答

  新生儿头颅血肿属新生儿产时损伤性出血,为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头颅血肿,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逼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

【详情】

01新生儿头颅血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头颅血肿为产时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

  1、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

  在分娩过程中,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胎头抵达骨盆壁时头部受产道的骨性突起部位(如骶骨岬、耻骨联合)的压迫。

  2、器械助产

  产钳助产牵引而受伤。

  3、易发因素

  胎儿本身体质所引起,如血液中凝血酶原的低下,凝血功能较差,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等。

02新生儿头颅血肿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患儿无并发症者预后佳。一般都在生后2周至3月自然吸收,若产时伤害累及颅骨脑质及硬脑膜,或同时患脓毒病,则较为严重。血肿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须积极防治高胆红素脑病,以免影响预后。巨大血肿也可致失血性贫血,甚至低血容量休克须积极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如过量输血使血红蛋白增高,溶血病,血肿),胆红素排泄减少(如早产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肝炎,胆道闭锁)所导致,或兼而有之,因此黄疸的出现是多种疾病的征象。

  2、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3、血清胆红素升高

  血清胆红素升高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

03新生儿头颅血肿有哪些典型症状

  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患儿多为足月儿,体重多超过2500g,出生时良好,数小时后发现头颅肿物,或发现在出生后1~4天。

  1、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又称骨膜下血肿,肿物位居顶骨或后顶骨,常位于一侧或两侧顶骨部,两侧同患头颅血肿者偶或见之,额骨、枕骨及颞骨三处同时发生血肿者亦间或有之。由于骨膜下出血缓慢,血肿多在生后数小时或2~3天才明显,1周内达最大范围,以后渐吸收缩小,血肿界限清楚,不越过骨缝,有波动感,局部患处皮肤颜色无改变。个别患儿的血肿局部皮色发红,初起时中部肿处紧张,其后肿处顶部呈现波动,头颅血肿吸收较慢。因大小不同可在2周至3个月左右消退,吸收时惟周围基底的骨膜下,因有石灰盐存在,坚硬而参差不平,先在血肿边缘形成隆起的骨化的硬边,中央凹陷,呈火山口样改变,肿块中有渗出物,其吸收时间的长短,视肿块的大小而异,长者3~4个月,短者约2个月,所遗坚硬不平的边缘,亦能渐次消失,惟需时更长。

  2、帽状腱膜下血肿

  生后不久即见头皮局限性肿胀,出血可通过软组织扩散,出血量较少时血肿范围较局限;出血量多时,肿胀范围逐渐扩大,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波及额、眼周、枕或颈背部。血肿有波动感,常使前囟不易扪清,所覆皮肤可呈青紫色,出血严重时可致贫血或低血容量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血肿的范围从未有越过颅骨缝者,因此处骨膜紧贴骨缝,不如他处的易于分离,须与脑膜膨出及先锋头区别。

  婴儿在出生后1~2天,头颅血肿可隐于先锋头下,但先锋头消散后即见血肿的特殊波动,至于脑膨出与脑膜膨出皆出现于颅缝或囟门,常与呼吸共震动,压之见小。血肿机化开始后,周围呈硬环,已如上述,由于中部柔软,易被误为颅裂兼脑膨出,应慎加判断。

04新生儿头颅血肿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及器械助产等因素引起,所以预防本病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围生期检查及产前明确诊断,防止难产和手术产

  2、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改进手术助产方式加强培训,提高接生技术,防止生产损伤

05新生儿头颅血肿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患儿在分娩过程中,有头盆不称、胎位不正、产钳助产牵引史。除了根据症状诊断外,必要时拍头颅X线片、或B超等检查,以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1、血象检查:因失血可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减少。

  2、血生化检查: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脏功能检查正常。

  3、颅骨摄片:头颅血肿往往单独存在,仅有局部血肿,作颅骨摄片,以除外骨折;脑膜膨出者头颅X线片可见局部颅骨有缺损可助鉴别。

  4、头颅B超和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

06新生儿头颅血肿病人的饮食宜忌

  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患儿0~6个月最好纯母乳。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营养全面,且比例合理,只要母乳充足,完全能够满足这一阶段婴儿的生长需求。特别是母乳中含有的必需脂肪酸,能促进婴儿脑细胞的发育。

07西医治疗新生儿头颅血肿的常规方法

  经临床观察,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患儿有精神欠佳、吃奶少、脱水、黄疸重等症状,如不对其进行及时而恰当的治疗和护理,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及时有效地治疗头颅血肿,对新生儿健康十分重要。

  以往治疗新生儿头颅血肿通常怕发生感染,一般不主张穿刺抽血。血肿常需周才能完全吸收,也有少数机化者持续数年仍有痕迹。治疗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抽血加压包扎的方法是可行的。方法可缩短血肿的吸收时间,预防出院后的继发感染,并可减轻患儿家长的精神压力。

  出生后2~3天内用止血药及冷敷,使破裂的血管收缩并止血,抽净后加压包扎可防止再出血及渗液积聚。而二次穿刺者多因穿刺后包扎不妥引起,因此,只要给予止血药及适当冷敷,抽净积血后立即包扎稳妥,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头颅血肿多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出血较多引起贫血时,可适量输血;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进行光疗。为避免感染不应抽吸血肿,若2个月后头颅血肿仍巨大,可手术清除之。可用维生素K1治疗,以防止因发生新生儿出血症而引起出血加重。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